close

 

🌈二部曲完結篇🌈內容摘錄

🔆所謂的幸福,並不是停留在原地就能享有的,一定要在自己邁出步伐的那條路上持續不斷前進。

🔆不論是宗教、哲學,還是科學,出發點都是一樣的:我們從哪裡來?身在何處?該如何活著?以這些提問為出發點的,是宗教,是哲學,也是科學。

🔆哲學與宗教最大的差異是沒有「故事」。宗教是以故事來說明這個世界的。要說的話,神明就是描述世界這部曠世巨作中的主人翁。相對於此,哲學則不用故事。它是一種沒有主角的、抽象的概念在說明這個世界。

🔆有些人會順從內在的聲音,停下腳步,從竿子上跳下來。那裡有真理嗎?我不知道。也許有,也許沒有。只是那種停下腳步,中途從竿子上跳下來的狀況,我稱它為「宗教」。而哲學,這是永遠往前走。至於神是否存在,一點關係也沒有。

🔆我們一旦對某個思考對象產生「知道了」這個想法的瞬間,就不會繼續再追究。我總是一直不斷思考自己、思考他人,還有這個世界。所以我永遠都「不知道」。

🔆你並不是為了滿足別人的期望而活。而且別人也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望而活。不要懼怕他人的目光、不必在意他人的評價,也無需尋求他人的認同,只要選擇自認為最好的那條路。另外,不可以介入他人的課題,也不要讓他人干涉自己的課題。

🔆我在這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有想擺脫無力狀態,並且更上一層樓的需求,也就是「追求卓越」。就像蹣跚學步的幼兒學著用雙腳站立、學會說話、試著想與身邊的其他人溝通交流。總之,人人都會尋求「自由」,從無力而不自由的狀態中謀求「自立」。這是最根本的需求。

🔆「知」,不只是學問而已,還包括人類為了要過得幸福所需要的「知」。也就是說,在共同體中應該如何活著、要與他人維持什麼樣的關係,還有怎麼做才能在共同體中找到自己的安身之處,知道「我」、知道「你」;知道人類的本性、理解身而為人應有的姿態。阿德勒講這樣的知,稱為「理解人性」(Menschenkenntnis)。

🔆阿德勒心理學所解釋的目標,行動面的目標:一、自立。二、能與社會和諧生活。支援這個行動的心理面目標:一、我是有能力的。二、人人都是我的夥伴。

🔆不論在親子之間或公司組織中,任何一種人際關係都一樣。先有父母尊敬孩子、上司尊敬下屬;在角色上,有站在「教導的一方」去尊敬「受教導的一方」。如果少了尊敬就不會產生良好關係;沒有良好關係,言語上就無法溝通。因為最基本的是「對人類的尊敬」。不是尊敬特定的他人,而是不論家人或朋友、擦身而過的陌生人,甚至是一輩子都不會碰面的外國人都一樣,要尊敬所有的人。

🔆所謂的尊敬就是如實看待個人,是一種可以了解他人的存在是獨一無二的一種能力。

🔆關於社會意識阿德勒常常喜歡用下面這句話來說明。他說,我們需要的是「用他人的眼睛去看、用他人的耳朵去聽、用他人的心去感受」。

🔆我們並不是受過去發生的事情而支配,是藉由「如何定義」那些事來決定自己的人生。無論之前你的人生發生過什麼事,那對你將來要怎麼過日子一點影響也沒有。決定你人生的,是活在「當下」的自己。

🔆哲學家拿出一個用紙摺成的三角柱。從年輕人所在位置可以看到的只有三個平面中的兩面。上面分別寫著「可惡的他」,還有「可憐的我」。哲學家說那些煩腦苦思的人所訴說的,其實不過就是這兩項的其中之一。接著,哲學家的手指緩緩轉動三角柱,露出寫在最後一面的字。就像在年輕人心口上挖了一個洞似的那一行字:「今後該怎麼辦?」。

🔆因為有著什麼目的而出現脫序行為,可以分為五個階段來思考。第一個階段是「尋求稱讚」。第二階段是「引起注意」。第三階段將進入「權力鬥爭」。第四階段會進入「復仇」階段。第五階段,就是「證明自己無能」。

🔆自己的人生、日常生活中的行為,一切都有自己決定。至於做出決定時所需要的材料——像是知識或經驗,如果身為大人的我們具備的話,可以提供給他。這就是教育工作者所應有的姿態。

🔆尊重孩子的決定,從旁協助。而且讓他知道,你隨時都準備好提供協助,保持一種不過分靠近,卻足以協助他的距離,在一旁守候。就算這項決定最後是失敗的,孩子也已經學到了「自己的人生,自己可以選擇」。

🔆貫徹阿德勒心理學所提倡的「橫向關係」,也就是合作法則。任何人競爭,沒有優勝劣敗。與他人之間即使有知識、經驗或能力上的差異也無所謂。無關乎學業成績、工作表現,所有人都是對等的,而且正因為與他人合作,才有創造共同體的意義。

🔆在阿德勒心理學中,否定認同的需求。為什麼?因為受到認同需求束縛的人過於渴望獲得他人認同,不知不覺會循著他人的期待度過人生,也就是過著他人的人生。

🔆若是完全只在乎他人的評價,這樣無法過著自己的人生,變成自由遭受剝奪的生活方式。我們不能沒有自由。如果想要追求自由的話,就不可以尋求認同。

🔆不是將價值定位在「與他人的不同」,而是將價值放在「自我認同」上。這是真正的個人特質。不願意「認同自我」、總是拿自己與他人比較、試圖突顯彼此的「不同」,說穿了不過就是欺瞞他人、對自己撒謊的生活方式。

🔆試圖藉著拯救他人,讓自己獲救;也就是自己藉由扮演救世主的角色,企圖對自己的價值有真切的感受。這是無法抹去自卑感的人經常落入的一種優越情節型態,一般稱為「彌賽亞情結」。試圖扮演彌賽亞——也就是他人的救世主,是一種心理上的倒錯。

🔆相信他人的時候,不附加任何條件。就算沒有任何足以讓人相信的一句,也相信他。不考慮擔保的問題,無條件相信。那就是「信任」。不是相信對方擁有的「條件」,而是相信「對方本身」。也可以說,重視的不是物質上的價值,而是個人的價值。這同時也是相信那個「信任對方的自己」。被自己的判斷沒有自信的話,無論如何都會要求對方提供擔保。要先信任自己,才會信任他人。

🔆所有的工作都是「共同體之中必須要有人去做」的,我們不過是各自分擔而已。個人的價值不是以「從事什麼樣的工作」來判斷,而是有他對那份工作「採取什麼樣的態度」來決定。

🔆教育的目的是什麼?教育工作者應該做的工作又是什麼?阿德勒的結論很簡單。教育的目的是「自立」,教育工作者該做的就是「提供朝向自立發展的協助」。

🔆尊重對方原有的樣貌。你只要是「你自己」就行了,不必是特別的。只要你是「你自己」,就已經具有價值。透過尊敬、透過這樣的訊息傳遞,孩子們就會找回受挫的勇氣,開始登上自立的階梯。

🔆一個你不尊敬的人,就無法「信任」他。能否「信任」對方,其實在於你是否尊敬他。

🔆相信,並不是什麼都照單全收。關於對方的思想信念,或是他所談論的話語,我們要保持懷疑的態度,要暫且留待自己深入思考。這並非壞事,而且是很重要的步驟。在這樣的基礎上,我們該做的是即使對方說了謊,我們也要連帶說謊的部分完整地相信他這個人。

🔆相信他人,並不是什麼都囫圇吞棗的被動態度。真正的信任,其實是具有徹底主動的影響力。比方說,我想盡可能讓更多人了解阿德勒的思想、想傳達阿德勒所說的話。可是這樣的心願,光憑我自己個人的努力並不會實現,必須要那些聽到我所說的、並且想聽聽看我在說什麼的人有了「聽的意願」,這件事情才有辦法成立。那麼,要怎樣才能讓對方願意請聽並把我所說的話聽進去?我沒有辦法強只要求對方「你要相信我!」要不要相信,是對方的自由。我能夠做的,只有相信這個我要傳遞訊息的對象。如此而已。

🔆如果不能愛自己,也無法愛他人;若是不相信自己,也難以相信他人。請將這句話所涵蓋的意義一併納入思考。你之所以不斷訴說「無法相信他人」,就是因為不相信自己。

🔆你自我為中心的人,並不是因為「喜歡自己」,所以眼中只有自己。事實完全相反,由於無法如實接納自己,始終處於不安之中,才會完全只在意自己。

🔆有人問德雷莎修女:「為了世界和平,我們應該做些什麼?」修女的回答是:「回到家裡,珍惜你的家人。」阿德勒的社會意識也一樣。不是為了世界和平去做些什麼,而是要先對眼前的人寄予信任,與眼前的人成為夥伴。如此日復一日,累積了微小的信任後,終有一天,將連國家之間的爭端都弭平。

🔆我們每個人都期望變得幸福,為追求更幸福的人生而過。變得幸福就必須踏進人際關係。人類的煩惱,全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;而人類的幸福,也全都是人際關係的幸福。

🔆我們每個人只有在認為「我對某人有用處」的時候,才能真正感受到自己的價值。

🔆有許多大人不要以自己的脆弱、不信、傷口、不得志的環境還有心靈創傷為「武器」,試圖控制他人。讓別人擔心、限制別人的言行、想支配他人。

🔆所謂「為了能討人喜歡愛的生活形態」,就是摸索著該怎麼做才能引起他人關注、怎樣才能成為「世界的中心」,貫徹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型態。

🔆想要擺脫來自於他人的愛的支配,唯有「擁有自己的愛」一途。去愛。不是等待被愛,也不是等著命運安排,而是按自己的意願去愛某人。唯有如此而已。

🔆阿德勒心理學否定所有的決定論,也不接受宿命論。我們的生命中既沒有「命中注定的人」,也不可以等待那個人出現。只是等待,什麼也不會改變。這個原則我完全不打算退讓。不過,當你回頭看看夥伴一起走過的漫長歲月時,其中還是會有些事物讓你感覺好像「某種命運般的安排」。那種情況下的「命運」既非早已命定的,也不是偶然降臨,應該是兩個人努力打造的結果。

🔆我們不可以成為命運的僕人,必須是命運的主人;不是追求命中注定的那個人,而是打造足以成為命運的關係。舞動起來。不去考慮未知的將來,也不考慮應該不存在的命運,就只是一心於眼前的夥伴舞動於「當下」。

🔆要創造一個未來的就是你,毫無疑問。未來繼續看不見,是因為他擁有無限的可能性。正因為我們看不見未來,才能成為命運的主人。

arrow
arrow

    J.H.夢想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